为中大型医院构建一套安全、高效、稳定的医用气体供应系统,满足医院各科室多样化的用气需求,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。

二、气源供应

氧气源:采用液氧储罐与氧气瓶组相结合的方式。液氧储罐作为主气源,具备大容量储存和持续稳定供气的能力,其储量根据医院预估用氧量确定,一般不低于5-10立方米。氧气瓶组作为备用气源,在液氧供应故障或维护期间自动切换,保障氧气不间断供应。

负压吸引源:选用旋片式真空泵,迅速吸除手术废液、患者痰液等,促进患者康复。

压缩空气源:选用无油空气压缩机,通过空气净化处理系统去除杂质、水分与油污,确保压缩空气的洁净度达到医疗使用标准,为呼吸设备等提供动力支持。

4.1.jpg

三、管道系统

管道材质:气体管道采用优质不锈钢管或脱脂紫铜管,管道内壁光滑,耐腐蚀、抗氧化,保障气体纯度与质量。

管道布局:依据医院建筑结构与科室分布进行科学规划。水平管道沿走廊顶部或墙壁架空敷设,与其他管线保持安全距离;垂直管道利用竖井或管道井安装,穿越楼板和墙壁处设置套管并密封处理。在各科室设置气体阀门箱,便于控制和维修。

四、终端设备

气体终端:在病房、手术室、ICU 等区域安装医用气体终端,采用插拔式或快速接头式设计,具有明显的气体标识和防误插功能。终端位置合理,方便医护人员操作和患者使用。

压力调节装置:每层气体终端配备独立的压力调节装置,可根据不同医疗设备和患者需求精准调节气体压力,确保使用安全与舒适。

4.0.jpg

五、监测与报警系统

压力监测:在气源、管道关键节点及终端安装压力传感器,实时监测气体压力。当压力超出正常范围时,系统自动发出声光报警,并将信息传输至医院监控中心。

流量监测:设置气体流量监测装置,统计各科室气体使用量,为医院成本核算与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,同时对异常流量变化及时报警。

泄漏检测:采用先进的气体泄漏检测技术,定期对管道系统进行检测,发现泄漏点及时定位并修复,保障医院环境安全。

4.2.jpg

六、维护与管理

建立专业的医用气体工程维护团队,负责设备的日常巡检、保养与维修工作。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,包括定期检查气源设备、管道连接、阀门密封等,确保系统正常运行。

对维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,使其熟悉医用气体系统的工作原理、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方法,提高业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。

储备必要的备品备件,如阀门、管件、传感器等,以便在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,缩短维修时间。

通过以上中大型医院医用气体工程方案的实施,能够为医院提供可靠的医用气体保障,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。